老屋

網(wǎng)站首頁 » 散文詩歌

老屋


來源:平涼市涇川縣人民法院 作者:叱干帝
發(fā)布時間:2023/4/26 18:38:57 閱讀次數(shù):

閑來無事翻看起過往的照片,翻到一張殘破的黃土窯洞的照片時,我停留了許久,這是我們老屋的照片,老屋是我們當?shù)厝藢εf居的概稱,那時候好幾輩人就生活在一個屋檐下,因此對于老屋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,老屋代表了一個宗族姓氏之間血脈的傳承以及靈魂的安放。而我對老屋的記憶仍停留在兒時那短暫且又模糊的時光里,亦或是停留在長輩們平日里那些念叨聲中,但注視著眼前老屋的照片,那些模糊的記憶此刻卻顯得格外清晰。

我家的老屋是在一個呈長方形的地坑里,里面排列著幾孔有序的土窯洞,這些土窯洞全是在黃土上開鑿出來的,聽老人說那時候家里窮,沒有錢去買磚瓦水泥,家家戶戶的窯洞都是祖輩們憑借雙手與智慧在黃土堆里刨出來的,等到窯洞鑿好之后,還要根據(jù)窯洞的大小去設計門窗和土炕,這些都是要自己手工去制作。其中盤土炕是最為重要的,古人常講:“南人習床,北人尚炕”,由此可見土炕在北方人心目中的地位,土炕盤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睡眠的舒適程度,火炕盤的泥沫密度過大時,熱量揮發(fā)就快,起不到保暖的作用?;鹂槐P的泥沫密度過小時,熱量揮發(fā)就不均勻,人睡在上面就像在火上烤,因此盤火炕也是門技術活,容不得半點馬虎,在當時還一度出現(xiàn)了專門以盤炕謀生計的匠人,盛極一時。

那時候,家家戶戶的窯洞都是同符合契的,沒有絲毫差別。但我家的老屋可以說是方圓百里村落窯洞建造面積最大,土質結構最好的地坑窯洞,要進窯洞必須從坡上沿著黃土砌成的臺階走下地坑才能到達。窯洞四周是用厚實的黃土圍造起來的墻壁,地坑的中間還有一個地窖,聽父親講這是當年祖上躲避土匪的地方,坑中連坑,我不得不感嘆老祖宗的智慧。在窯洞正前方有兩棵大棗樹,父親指著棗樹對我說:他小時候就盼望著秋天,等到棗樹結出繁盛的果實,他和二叔就拿著木棍打棗吃,夠不著的就爬樹去摘,那是他們當時最快樂的一件事。父親的訴說也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,只記得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在樹下?lián)斓袈涞拇髼棧刂詶棙涞哪堑榔聛韥砘鼗氐嘏軈s不知疲倦,反而其樂融融。老屋附近的小山丘上大大小小的坑洼洞眼仿佛是記憶的留存,那是我小時候抓蝎子、抓蛐蛐的地方??!多少的童年記憶像放電影般地從我的腦海中閃過。我仿佛看到了祖輩們在這里忙碌勞作的身影,看到了父親、二叔在這里爬樹打棗的身影,也看到了我在這里跟小伙伴們追逐玩鬧的身影,那是一段“迅哥兒”都羨慕的美好時光。
   想到這里,我不免地懷念起老屋,懷念起曾經在那里生活過的點滴歲月,于是我決定回一趟老家,揣起那張老屋的照片,我便踏上了歸鄉(xiāng)的路途?;蛟S是許久沒有回老家的原因,我竟找不到去老屋的路,幸好在同村叔父的帶領下,我見到了我們的老屋,如今的老屋殘破不堪,二十年未曾有人踏足,下地坑的那條黃土臺階早已不見蹤影,老屋里那幾孔窯洞也已經塌陷,院子里雜草叢生,一陣寒風吹過,使人不免感到一陣悲涼,而記憶里的那兩棵大棗樹此刻掛著光禿禿地梢枝仍舊在風中挺立,好似在訴說著老屋曾經的歷史。

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老屋會在歲月的流逝中完全喪失痕跡,但此刻它仍確確實實地存在,哪怕它已經搖搖欲墜??粗@張老屋的照片,我在想,哪怕將來老屋不復存在,這張照片將是最美好的回憶。

個人簡介

叱干帝,陜西彬州人,中共黨員,西咸新區(qū)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涇川縣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涇川縣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會員,現(xiàn)就職于涇川縣人民法院辦公室,曾在2012年全國中語會會報《語文報》舉辦的暑期征文活動中榮獲優(yōu)秀獎,散文《父親的早餐》,《我走過的路》在2019年西安報業(yè)“秦聲動人”活動欄目刊登。


甘肅法院網(wǎng)版權所有

您是第 位訪客

地址: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(qū)建寧西路1950號

隴ICP備10200000號 甘公網(wǎng)安備 62010502001077號